沿用了四十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在2008年开始崩溃,如今,“年度铁矿石谈判”已经成为过去式,但迄今为止,钢铁业界仍有呼声要求重启年度谈判,重返长协价。那么,铁矿石长协价还会卷土重来吗?
定价机制改变的内在因素是经济事件。不妨先来看一下2008年、2009年的铁矿石现货和长协价格的走势。
肇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,让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坐上了过山车,一年内波幅巨大,这给供需双方都带来了麻烦。以2008年为例,年初现货价格高达175美元/吨(62%品位),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跌到了50美元/吨附近,跌幅高达70%,而长协价为90美元/吨。从10月份起,由于长协价又远远高于现货价,中国钢厂开始大幅违约,不再派船接收协议矿,转而在现货市场采购,合同执行率非常低,这引起了三大矿山的强烈不满。
考虑到2008年年底的低迷形势,新年度的铁矿石长协价定在了50美元/吨左右。但这几乎是一个“地板价”,因为中国“4万亿”的刺激政策,2009年现货矿价一路上扬,最高达到了150美元/吨,买家回过头来要求以协议价购买铁矿石。对矿山来说,这是难以接受的。在经济动荡的背景下,长协价已经远远背离了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,这对矿山和贸易商的稳定合作关系构成了挑战。
因此,三大矿山开始鼓吹季度定价、月度定价、指数定价,这遭到中国贸易商的一致反对。但在全球铁矿石博弈的舞台上,矿山非常集中,钢厂相对分散,因此定价权牢牢掌握在矿山手中,最终,中国企业不得不接受游戏规则。2010年起,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,2011年起,更多的矿山开始执行月度定价和指数定价。只用了四年的时间,长协价就土崩瓦解了,现在,钢厂和矿山每年仍会进行谈判,但商谈内容仅限于合作细节而非成交价格。
一直以来,铁矿石价格就存在“双轨制”:长协价和现货价。当矿山的产量超出了钢厂采购量,就会把多余的铁矿石投放在市场上;而大小钢厂也会根据实际产能,在市场上抛货或补货,可以说,现货价是最能反映特定时刻的供求关系,是最真实的基本面。同样,指数定价(无论是按照询盘还是报盘编制)是买卖双方最优的心理价位,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,这都是相对公平、公开、透明的价格。
那么,长协价是公平、透明的吗?
|